7 月 15 日,比特幣從歷史高點 123,091 美元驟跌至 117,100 美元,單日下跌超 5 %,引發超過 13 萬筆爆倉、清算金額立達 4.3 億美元級。
7 月 15 日,「加密週」尚未正式展開,比特幣(BTC)卻突然從歷史高點 123,091 美元急挫至 117,100 美元,跌幅逼近 5.2%,造成 24 小時內超過 13 萬筆期貨合約遭強制平倉,累計清算金額達 4.3 億美元。
其中多頭合約失血最多,瞬間出現市場劇烈震盪。此次暴跌成為今年單日最大裁撤事件之一,大量資金在極短時間內被擠出市場。
回顧跌勢觸發邏輯,主因是過度槓桿與技術位集體失守。Coinglass 統計顯示,多頭槓桿倍數自年初的 7.1 倍升至事件前高達 10.7 倍,交易所如 Binance、OKX 清算爆倉占比高達 70%,單筆最大多頭倉虧損達 920 萬美元。
技術圖表進一步揭露,跌破近三日上升通道和 20 日均線(約 119,800 美元),即引發大量自動化量化策略放空信號,形成快速崩盤。
宏觀面亦非無關。當天達拉斯聯儲主席 Logan 再度發表「高利率至少延續半年」的論調,同日克利夫蘭及其他 Fed 成員亦釋出類似偏鷹訊號,導致美元指數反映至 100 點、水準恢復至今年初強勢區,壓低加密資產吸引力。而美國眾議院「加密週」監管友善法案(如 GENIUS Act)在程序上遭擱置,加重市場恐慌情緒。
鏈上資料顯示,儘管重挫,SOPR(Spent Output Profit Ratio)仍在約 1.03,說明多為短線高槓桿投機者被擠出,而非長期持幣者恐慌拋售。美國交易所淨流入穩定幣高達 1.8 億美元,部分 OTC 機構趁跌低吸現貨,比特幣淨流出僅略增至 2,800 枚,籌碼仍相對穩定。
期權市場亦反映劇烈波動:永續資金利率降至 -0.016%,24 小時隱含波動率短暫飆升至 62%,顯示交易者正積極重估下行風險。但現貨面並未出現大量斷崖式賣壓,多為機構或礦工利用策略性分批卸貨,且 CME 比特幣期貨未見大缺口,顯示市場尚未全面崩潰。
現在市場焦點為未來幾日是否將迎第二輪抛售。在技術上,若比特幣能守住 118,000 美元支撐線並開盤於 119,800 上方,條件反彈仍有可能。但若破 117,100 美元,下一支撐看向 112,000 美元(0.618 倍斐波關鍵點),波動或進入更深階段。
此外,接下來幾個重要事件包括 7 月 18 日眾議院對加密法案的重投、7 月 30 日的 FOMC 利率會議,以及 8 月初 CPI、PPI 等通膨資料,這些 macro 變數將直接影響市場風向。若法案重新通過或 Fed 放軟,將釋出多頭信號;反之,高利率路徑鞏固將加劇避險情緒。
總括而言,這次單日急跌凸顯加密市場高槓桿與政策變數交錯的脆弱性。雖然短期恐慌波動加劇,但若籌碼穩定、政策未激變,加密資產長期基本面仍未動搖。當前宜關注政策進展與 Fed 字眼緊縮語調是否延續,因每一項都可能成為下一波震盪的催化劑。